新闻动态
特朗普突然改口:关税立场现重大松动
北京时间今日凌晨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,“考虑到美国经济现状及全球供应链压力,将重新评估对华加征关税政策”。这一表态与其此前“上任首日将对中国商品加征60%关税”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。尽管声明未明确具体措施,但市场解读为美方可能暂缓或部分取消关税,以换取中方在关键领域的合作。
政策转向导火索:近期美国通胀数据持续高企,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同比上涨3.2%,零售销售增速放缓至0.1%。同时,美国制造业PMI连续五个月萎缩,企业界施压政府缓解贸易摩擦。分析认为,特朗普此举旨在平衡国内经济压力与政治承诺。
中国股市应声反弹:科技与消费板块领涨
受消息刺激,上证综指早盘高开2.3%,深成指劲扬3.1%,恒生指数一度收复18,000点关口。截至收盘:
沪深300指数:+2.8%,成交额环比放大40%;
恒生科技指数:+4.5%,阿里巴巴、腾讯控股等权重股领跑;
人民币汇率:离岸人民币(CNH)短线拉升超400点,报7.18兑1美元。
资金流向: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超150亿元,创近三个月新高。外资机构普遍认为,关税风险缓释将改善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定价预期。
板块表现:
出口导向型行业:机械设备、汽车、家电板块涨幅居前,中集集团、美的集团涨停;
科技股:半导体、AI概念股受益供应链修复预期,中芯国际涨8%;
消费复苏:白酒、免税概念走强,贵州茅台重返1,600元关口。
市场逻辑:短期情绪修复与长期博弈并存
机构观点:
高盛:将MSCI中国指数目标位上调5%,称关税降温或推动人民币资产进入“估值修复期”;
瑞银财富管理:建议增持中国股票,但警示地缘政治风险仍存不确定性;
中金公司:若美方实质性取消关税,中国出口企业盈利或上修5%-8%,尤其利好机电、纺织行业。
警惕“预期差”风险:尽管市场短期狂欢,部分分析师指出,特朗普政策转向可能仅为选举策略,且中方对等反制措施(如稀土出口管制)尚未解除。历史经验显示,2018年贸易摩擦期间,A股曾因类似消息单日反弹4%,但随后因政策反复再度承压。
全球连锁反应:大宗商品与债市异动
中美关系缓和引发连锁效应:
原油与工业金属:布伦特原油涨2.1%至85美元/桶,铜价创三个月新高,反映经济复苏预期;
美债收益率: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至3.8%,避险情绪降温;
亚太股市:日经225指数收涨2.7%,韩国KOSPI指数升3.1%。
后续展望:谈判窗口期与投资策略
关键时间点:
美国对华301关税复审结果或于6月公布;
APEC峰会(11月)或为中美高层对话提供契机。
投资者应对:
短期:关注出口链(如汽车、家电)及超跌成长股的交易机会;
中长期:需观察关税豁免范围及科技领域博弈进展,产业链自主可控标的(半导体、新能源)仍具配置价值。